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学术探讨

落实思维完形教育,破解钱学森之问

发布人: 最后更新时间:2018年10月9日

落实思维完形教育,破解钱学森之问

张玉乐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首先确立围绕什么样的目标改——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并不表现在表面的活跃上,而是体现在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上。通过引导学生做到充分动脑和充分感悟使其进入学习状态,产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不可或缺的两股力量,同时,将学习过程等同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过程。

 关键词:改革、基础教育、教育之根、主体性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是与我们失之交臂,全球虽有8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可追溯起来与我国的教育没有过多关系。“钱学森之问”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我们在缅怀和追思钱老时更应该努力破解钱老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来告慰钱老的在天之灵。最近,教育部一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悄然实施,说明我们国家在积极地寻找途径解决一问题。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已经病入膏盲,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已是畸形,那么该计划的实施就意味着瘸腿里面选将军。笔者认为,应从人的发展角度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达到他们能够达到的高度,不再出现本来应培养成乔木的,结果只培养成灌木或小草,本来应培养成灌木的,结果培养成小草的现象。

纵观古今中外,在各行各业中凡取得成功的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具有积极思考和善于感悟的特点,他们都具有很强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其主体的作用。一个人的主体性是通过充分动脑、充分感悟的程度来体现,一个人充分动脑、充分感悟的程度越大,则说明其主体性越强。中华民族是世界优秀的民族,建国60多年仍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出了问题,我国现实的基础教育不是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而是在消耗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最终没了主体性。我们必须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其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做到充分动脑、充分感悟。让学生做到充分动脑、充分感悟应成为教育的基调或教育的灵魂。

思维完形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三十多年,首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心理从微观角度潜心研究形成思维完形学习理论,进而研究老师怎么教、教材怎么改、考试怎么改等一系列问题,又陆续形成思维完形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思维完形教材编写理论、思维完形考试理论、思维完形班级组织教学理论、思维完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好了”的标准等集思想、理论,强调可操作性,因此,提出了思维完形教育。所谓思维完形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完某一知识时能够感受到该知识不是自己学来的而是自己创立的,能够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意识、悟性得以配套发展,其表现在该知识方面的思维达到甚至超过该知识创立者的思维水平,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汲取他人智慧条件下的特殊的自我创新过程。没有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创新,那么他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很难拥有社会创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新属于社会创新。

在思维完形教育下,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为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让学生做到充分动脑、充分感悟。知识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目标,而成为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工具。也就是说,课堂上以教思维为目标。这样,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内容只意味着工具不同,但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工具,让学生做到充分动脑、充分感悟。表面上看这一目标似乎脱离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实际上已将三维目标融入其中。当学生做到充分动脑、充分感悟,主动添加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其思维达到完形的水平,那么当他学习完该知识时,就会感受到该知识不是自己学来的,而是自己创立的,使其产生自我创新的感觉,激发其创新意识,使其领悟出学习的真谛(这一效果远远超过“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再说,学生在添加思维过程中,必然涉及到“过程和方法”)。若达到创立的水平,则在其内心深处就会有收获感、满足感,使其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从而使其发自内心地想学习,再说,当达到创立的水平时,一般能够从知识中领悟出相应的意识观念,从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相应内容。由此可见,思维完形教育下课堂教学从微观操作角度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思维习惯)的养成、思想观念的形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传统课堂教学下,老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为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的,人们常认为学生学不好是因为其不动脑、懒散、不自觉等原因,但在思维完形教育下,学生的积极性(不是表面的活跃而是深层次的)是老师培养的目标,知识是老师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工具。学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不动脑到积极动脑、由懒散到勤奋的转变是从另一角度对思维完形教育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有用,而是通过这些知识所培养的各种品质、习惯有用。当然,如果学生培养了相应的各种品质、习惯,那么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是非常高的。

我们知道,同样将题目做对,不同学生所获得的成长量是不同的。同样的考试分数,不同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不同。在思维完形教育下,大家关注的重心不是是否将题目做对和表面的分数,而是关注学生是否获得足够的成长、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分数背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在天然状态下,学生是很难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的。这需要发挥教育的功能,需要激发出两股力量,才能使学生由“要我学”逐渐转入“我要学”的状态。这两股力量分别:

其一是由于做到充分动脑而产生的深层次兴趣所激发出的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充分动脑,才意味其进入学习状态,此时,其内心才能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感。做不到充分动脑,其内心就不会产生明显的收获感、满足感,就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再说,各种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通过充分动脑才能获得。我们知道,一名学生经苦思冥想即充分动脑,将难题做出来,会一拍桌子,说一句真爽,那种快乐劲,并不是外界的表扬、奖励所能代替的,这种体验会激发其发自内心地想学习。有人认为,只有难题才能引导学生做到充分动脑。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关注做对,的确做简单题不需要怎么动脑,但是如果关注思维过程和思考如何思考这两方面的问题,就必须做到充分动脑。做不到充分动脑是很难使自己的思维达到完形的水平,更难找到思考本身所遵循的规律。传统教育下,从幼儿园到高三所有老师及所有家长似乎都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经过十几年的教育培养,更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变浓了,而是变没了。原因就在于在传统教育是基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动脑是为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造成的。

其二是由于做到充分感悟领悟出相应的意识观念而构建健康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使学生产生人性的力量。各种非智力因素上升到一定高度都将表现为一定的意识观念。人的行为是受自己的意识观念支配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的相应成分。有什么样的意识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发生。当然,要区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不倒翁,无论怎么放置它,它最终都要回到原来的状态上,使它回到原来状态的力量就是重力。学生处在复杂的环境当中,也需要有一种定力,一种持续性力量来支撑他们去学习、愿意学习。学生压根就不愿意学习,也就更谈不上充分动脑。当然,每位学生都想好,一些学生不愿意学习,本身就是教育造成的。课堂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做到充分感悟,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去构建体内文化意识系统。这两种力量驱动原理是不同的。第一种力量,是由于做到充分动脑,而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形成的高层次兴趣所引发的力量;第二种力量是由于做到充分感悟,构建体内文化意识系统相应的内容,人在健康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支撑下所产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引发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缺一不可。

思维完形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产生这两股力量,使其由“要我学”逐渐向“我要学”转化。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完形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结果,它解决了素质教育的微观操作问题。因此,落实思维完形教育,可以破解钱学森之问。

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不能围绕如何让学生做到充分动脑、充分感悟进行改革,势必造成怎么改都是正确的,而怎么改又都不能实现预期效果这样的局面,间接地阻碍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更谈不上对大师级人才的培养。

注释:

 1]体内文化意识系统:人具有双重属性即生物性和社会性,就意味着人具有双重角色即生物人和社会人。生物人的生命靠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八大系统来支撑的,并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生物人的成长是本能的、自动的。而社会人也同样需要一个支撑体系即体内文化意识系统,所谓体内文化意识系统是指支撑人社会性存在的,由存在内在统一性的一系列意识、观点组成,彼此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体系。我们常说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只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人的体内文化意识系统的内涵的表述。

2]思维完形:将知识的创立者表现在该知识上的思维是严谨的、呈连续状态称为完形。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是以离散的点进行传播的,存在思维丢失,将彼此孤立、缺乏“活性”的思维的点创造性地发展成为创立者表现在该知识方面的思维状态即呈连续状态的过程,称为思维完形。也就是说,学习者学习知识时使自己表现在该知识方面的思维由离散状态,经过创造性地恢复和发展,达到甚至超过创立者表现在该知识方面的思维状态即连续状态的过程,就叫做思维完形。